《生命之书》克里希那穆提(胡因梦译)
三月二十八日
恐惧就是不接受眼前的真相
恐惧会找到各式各样的逃避管道,最常见的就是认同,对不对?认同国家、社会或是某种观念。你有没有观察过自己在看游行时的反应是什么?譬如阅兵大典的游行、宗教的巡回活动,或是自己的国家面临被侵略的危险。那时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?那时你一定会认同你的国家、某个人或某种意识形态,其他时候你可能认同的是孩子、妻子或某种形式的行动。认同就是一种忘我的活动。只要自我感还在,我们一定会意识到痛苦、挣扎和恐惧。但若是认同了某个更伟大、更有价值的东西,譬如美、实相、信仰或知识,就能暂时脱离自己,对不对?谈论国家大事,就能暂时忘掉自己,不是吗?谈论上帝,也能忘掉自己。认同我的家庭、某个团体、某个政党或某种意识形态,都可以暂时避开自己。现在我们是不是已经知道恐惧是什么了?它最不能接受的就是眼前的真相,因此我们首先必须了解“接受”是什么意思。接受指的并不是刻意去接纳什么,只有当我们认不清眼前的真相时,才会要求自己去接纳某个东西。因此恐惧就是不接受眼前的真相。
三月二十八日
恐惧就是不接受眼前的真相
恐惧会找到各式各样的逃避管道,最常见的就是认同,对不对?认同国家、社会或是某种观念。你有没有观察过自己在看游行时的反应是什么?譬如阅兵大典的游行、宗教的巡回活动,或是自己的国家面临被侵略的危险。那时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?那时你一定会认同你的国家、某个人或某种意识形态,其他时候你可能认同的是孩子、妻子或某种形式的行动。认同就是一种忘我的活动。只要自我感还在,我们一定会意识到痛苦、挣扎和恐惧。但若是认同了某个更伟大、更有价值的东西,譬如美、实相、信仰或知识,就能暂时脱离自己,对不对?谈论国家大事,就能暂时忘掉自己,不是吗?谈论上帝,也能忘掉自己。认同我的家庭、某个团体、某个政党或某种意识形态,都可以暂时避开自己。现在我们是不是已经知道恐惧是什么了?它最不能接受的就是眼前的真相,因此我们首先必须了解“接受”是什么意思。接受指的并不是刻意去接纳什么,只有当我们认不清眼前的真相时,才会要求自己去接纳某个东西。因此恐惧就是不接受眼前的真相。
《生命之书》克里希那穆提(陶稀译)
三月二十八日
恐惧就是不接受真实存在
恐惧寻找各种各样的逃避方式,通常的形式就是认同,难道不是吗?——与国家、社会和观念的认同。当你看见游行的队伍、军队的队伍或者宗教的队伍,或者当国家正处于被入侵的危难中,你是否注意到你是如何反应的吗?你自己马上就与国家、一种存在和一种意识形态认同。而其他时候就与你的孩子、妻子、一种特定的行动或不行动的方式认同。认同是一种忘我的过程。只要意识到那个“我”,我就会知道存在着痛苦、斗争和持续的恐惧。但是如果我能把自己与更伟大的事物、有价值的事情、美丽、生命、真理、信仰和知识认同,至少暂时可以逃避“我”,难道不是吗?如果我讨论“我的国家”,那就可以暂时忘记自己,不是吗?如果我说一些关于上帝的事,我就可以忘记自己;如果我能把自己与我的家庭认同,与一个团体认同,与一个特殊的政党认同,与一种意识形态认同,那就有一种暂时的逃避。
我们现在知道恐惧是什么了吗?它不就是不接受真实存在吗?我们必须了解接受这个词,我并不是把这个词当做要“努力接受”这个意思来使用。当我认识到真实存在时,并不存在接受的问题;当我没有看清真实存在时,就引进了接受这样的过程。因此,恐惧就是不接受真实存在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《生命之书》克里希那穆提(胡因梦译)
三月二十九日
时间会造成失序
时间意味着从“眼前的真相”推演到“未来会怎么样”。譬如我很恐惧,但未来有一天我会摆脱掉恐惧,如此一来解除恐惧就需要一些时间了——这是我们一般的想法。假设我不喜欢恐惧的感觉,就会试着去了解它、分析它或细细地研究它,再不就是去找到它的原因是什么,另外还有一个方式则是完全不去面对它。这几种方式都暗示着“费力”,在“真相”和“应该怎么样”之间一直存在着冲突矛盾。“我应该怎么样”是一种理想,但理想是虚构的,它并不是我的真相;只有当我了解了时间造成的失序之后,眼前的真相才会真的有所改变。因此我能不能在一瞬间立刻去除心中的恐惧?如果我允许恐惧延续下去,就会不断地制造出心中的失序;我们必须认清时间才是造成失序的元素,它不是彻底解除恐惧的工具。逐渐去除恐惧是不可能的事,国家主义所造成的毒素不可能逐渐地去除。如果一面信奉国家主义,一面又说人类的同胞爱终有一天会出现,就等于是在制造仇恨。因为时间造成了失序,所以人和人之间才会有这么严重的对立。
三月二十九日
时间会造成失序
时间意味着从“眼前的真相”推演到“未来会怎么样”。譬如我很恐惧,但未来有一天我会摆脱掉恐惧,如此一来解除恐惧就需要一些时间了——这是我们一般的想法。假设我不喜欢恐惧的感觉,就会试着去了解它、分析它或细细地研究它,再不就是去找到它的原因是什么,另外还有一个方式则是完全不去面对它。这几种方式都暗示着“费力”,在“真相”和“应该怎么样”之间一直存在着冲突矛盾。“我应该怎么样”是一种理想,但理想是虚构的,它并不是我的真相;只有当我了解了时间造成的失序之后,眼前的真相才会真的有所改变。因此我能不能在一瞬间立刻去除心中的恐惧?如果我允许恐惧延续下去,就会不断地制造出心中的失序;我们必须认清时间才是造成失序的元素,它不是彻底解除恐惧的工具。逐渐去除恐惧是不可能的事,国家主义所造成的毒素不可能逐渐地去除。如果一面信奉国家主义,一面又说人类的同胞爱终有一天会出现,就等于是在制造仇恨。因为时间造成了失序,所以人和人之间才会有这么严重的对立。
《生命之书》克里希那穆提(陶稀译)
三月二十九日
由时间创造出混乱
时间意味着从真实到“应该(what should be)”的运动。目前我是害怕的,但是总有一天我应该是摆脱了恐惧的;因此,时间是摆脱恐惧的需要——至少这就是我们的想法。从真实存在到“应该”的改变包含了时间;时间意味着在真实存在与“应该”之间的努力、我不喜欢恐惧,我要努力地去了解、分析和剖析它,或者我要去发现造成恐惧的原因,或是我根本就是要逃避它,这一切都意味着努力——努力是我们习以为常的。我们始终处于真实存在和“应该”的矛盾冲突中。“我应该是什么”是一种观念,而观念是虚构的,它不是“我是什么”,这是事实;而只有当我了解了由时间创造出的混乱时,那“我是什么”才能被改变。
所以,我是否有可能完全彻底地而又即刻摆脱恐惧呢?如果我让恐惧继续下去,那我将一直在制造混乱;因此,一个人要看清时间是混乱的一个元素,并不是彻底摆脱恐惧的方法。所以没有逐渐地摆脱恐惧的过程,正如没有逐渐地摆脱民族主义败坏的过程。如果你有民族主义的倾向,你说,最终人类会大团结,在此期间却存在着战争、仇恨、痛苦和人与人之间的一切令人震惊的分裂。因此,时间创造者混乱。
三月二十九日
由时间创造出混乱
时间意味着从真实到“应该(what should be)”的运动。目前我是害怕的,但是总有一天我应该是摆脱了恐惧的;因此,时间是摆脱恐惧的需要——至少这就是我们的想法。从真实存在到“应该”的改变包含了时间;时间意味着在真实存在与“应该”之间的努力、我不喜欢恐惧,我要努力地去了解、分析和剖析它,或者我要去发现造成恐惧的原因,或是我根本就是要逃避它,这一切都意味着努力——努力是我们习以为常的。我们始终处于真实存在和“应该”的矛盾冲突中。“我应该是什么”是一种观念,而观念是虚构的,它不是“我是什么”,这是事实;而只有当我了解了由时间创造出的混乱时,那“我是什么”才能被改变。
所以,我是否有可能完全彻底地而又即刻摆脱恐惧呢?如果我让恐惧继续下去,那我将一直在制造混乱;因此,一个人要看清时间是混乱的一个元素,并不是彻底摆脱恐惧的方法。所以没有逐渐地摆脱恐惧的过程,正如没有逐渐地摆脱民族主义败坏的过程。如果你有民族主义的倾向,你说,最终人类会大团结,在此期间却存在着战争、仇恨、痛苦和人与人之间的一切令人震惊的分裂。因此,时间创造者混乱。

